党建引领数字乡村建设,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“三农”工作,明确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数字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,正通过党建引领、网格治理、智慧农业等多维路径,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。
新闻_详情图_76

一、党建引领,筑牢数字乡村“主心骨”

基层党组织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引擎。文件强调“加强农村党员、干部教育培训”,通过提升基层干部的数字素养,推动“互联网+党建”模式落地。例如,一些地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数字化平台,实时发布惠农政策、收集村民需求,实现党务村务“一网通办”。这种“党建+数字”的融合,不仅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,更让农民感受到“指尖上的便利”。

新闻_详情图_76

二、网格赋能,激活乡村治理“微细胞”

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离不开网格化管理的支撑。文件提出“推进农村基层网格化治理‘多格合一’”,通过整合综治、环保、应急等网格资源,构建“一网统管”体系。例如,某地利用数字平台将网格员与村民手机端连接,实时上报环境问题、矛盾纠纷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村”。这种“数字网格”模式,既提升了治理效率,也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。

新闻_详情图_76

三、智慧农业,解锁增产增收“新密码”

文件明确“发展智慧农业,拓展人工智能、数据等技术应用场景”。在田间地头,无人机播种、智能传感器监测墒情、大数据分析市场供需已成常态。山东某合作社引入“智慧大棚”系统,通过手机App远程调控温湿度,蔬菜产量提升30%,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。这种“科技+农业”的实践,让“靠天吃饭”逐渐转向“靠数增收”。

新闻_详情图_76

四、数字护航,织密乡村和谐“安全网”

化解矛盾纠纷是乡村稳定的关键。文件倡导“坚持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”,部分地区借助线上调解平台,让律师、乡贤“云端”参与纠纷调解,既降低了维权成本,又避免了矛盾激化。同时,通过大数据分析村民诉求,提前预警潜在风险,实现“未诉先办”。数字技术正成为乡村和谐的“稳压器”。

新闻_详情图_76

五、生态优先,打造绿色发展“新样板”

在生态治理方面,文件要求“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”。数字化手段为环境监管装上“千里眼”:智能监测设备实时追踪河流水质,AI识别系统快速定位垃圾堆放点,秸秆禁烧监控平台精准锁定火点。浙江某村通过“数字生态地图”,将污染源、绿化区域可视化,村民扫码即可参与环境监督,形成“人人护绿”的良性循环。

新闻_详情图_76

数字乡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,而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。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,唯有坚持党建引领、科技赋能、群众参与,才能让数字红利真正惠及千家万户,绘就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壮美画卷。

新闻_详情图_76

如需了解更多软件产品,请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:0371-68887880 / 13598878623

0371-68887880

微信在线客服